硕博人才网

走进新生代农民工:只要付出,你的未来就有星光

  拥挤的广州火车站,长发披肩,米色风衣,晓芬笑容满面走出来,一天一夜的火车硬座似乎并没有让她感到疲倦。

  5年了,第一次回乡探亲,带着即将领证的男友去见父母,这种开心让晓芬持续兴奋,一开口说话,眼睛都笑弯了。

  从一个小保姆到五星级酒店主管,晓芬用了5年。从一名初中生到一名旅游中专毕业生,她用了4年。贵州省遵义市大山深处农家走出来的这个女孩,衣着得体,举止文雅。最重要的是,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她充满了自信和希望。

  “读书改变了我。”晓芬说。

  这句话也是刚刚加入佛山艺术创作院成为专业作家的周崇贤告诉记者的。

  “感觉读了书,就有了希望和方向感”

  周崇贤的打工生涯比晓芬早了十几年。

  四川泸州人周崇贤,从小语文成绩就很好,初中毕业到贵阳打工,还是一心想读书,挣了工钱买书看,花了大半个月工资去当地走读大学听课。“感觉读书了,就有了希望和方向感。”

  当过矿工,做过流水线工人,学过木匠,面对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冲突对内心的冲击,面对各种想不通,他总是追问为什么、怎么办?这也成为他创作的源泉。当周崇贤的作品在《凉山文艺》、《佛山文艺》等文学期刊纷纷发表之后,初中毕业的周崇贤最终成为专业作家。周崇贤告诉记者,无论在怎样艰苦的环境,无论工作生活怎么困难,自己从未停止过读书,从未放弃文学的梦想,也从未因为梦想而失去工作和生活的脚踏实地。他说:“有了梦想,连扫地你都能比别人扫得好。”

  “那个时候真是茫然啊!”晓芬回忆,2005年,17岁的她到东莞打工,成为流水线上的一名制衣工。那些年工厂订单从未短缺,短缺的是女工们的睡眠,时常在睡梦中就被哨音吹醒继续加班。十几个小姐妹拥挤在一间潮热的宿舍。青春和青春的相遇,苦累被嬉笑而过,发薪的日子,就像节日一样被这些十几岁的女孩子“挥霍”着。

  作为来自贫穷农村的孩子,在发现原来不眠不休的日子只能换来几件衣服、几顿聚餐、几场卡拉OK之后,晓芬决定离开,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去处。从东莞到深圳,到惠州,打工的生活最终都是一样。

  对工厂失望之后,她到了一户人家做保姆。在主人的帮助下,晓芬开始系统学习幼师课程,“想留在城市当名幼儿园老师,总归还算现实吧?”3年后,光是学习笔记她就记了两大本,回乡探亲时还带回了弟弟读高中的所有课本。学习后的晓芬已经不仅仅是一名保姆,几乎成为孩子的家庭教师。当以前一看就头疼的书本在眼中越来越亲切时,晓芬说,越学越觉得自己欠缺的知识多,越学越觉得自己该学习,越学眼界越开阔。对未来她有了更多的梦想和打算。

  这时候,广东一所著名的旅游学校每年秋季开始招生,这个学校的毕业生在广东各大星级酒店都很抢手。这一年学校招收了一个勤工俭学班,让家境贫困的农村孩子能够边学习边工作。这对晓芬来说就像一个量身定做的机会——职业教育和就业保证。

  “只要内心强大,谁都搞你不掂”

  2011年,广东成立青年产业工人作家协会,周崇贤当选首任主席。目前协会已经有360多个会员,一大批爱好文学的打工青年聚集周围。在周崇贤看来,协会更重要的是成为“火种”的传递者。“我们要把文学的火种在年轻人中点燃,点燃梦想,点燃精神追求。”

  “文学能够把自己带到真善美这条路”,“读书能够让自己内心强大”,正是内心深处的这份丰富,让晓芬在同学们纷纷因为勤工俭学十分辛苦而退学之后,坚持到了最后,也笑到了最后。

  有空的时候,晓芬喜欢看《佛山文艺》和《读者》,“这些作品离我比较近,让我受到鼓励、摆脱孤独。”还是旅游学校学生的时候,活泼的晓芬凭着当保姆3年熟读的《三字经》、唐诗宋词等,成为班上文学素养最高的学生。这份骄傲令她自信,当别人攀比着换手机、买衣服的时候,她放弃休息跟着外教学英文、加班。沉下心工作和学习,令晓芬在班上成为佼佼者,还没有毕业,她勤工俭学的五星级酒店就决定留下她,并给她升职的机会。在不多的休息时间里她坚持阅读报刊。晓芬告诉记者,看到广东积分制入户的新闻,让她知道凭着自己现在的努力,成为一名当地居民不会仅仅是梦想,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更多的规划。

  “只要内心强大,谁都搞你不掂,解决了精神迷惘就好办了。”当选青年产业作协主席,周崇贤特别在意的,是有了这样一个“官方”的平台,能够去帮助那些和自己过去一样,在城市和乡村的冲突中倍感痛苦和失落的年轻人。

  “现在新生代青年产业工人和60后、70后不一样,他们有时候真的非常迷茫。”周崇贤说,“我们应该走到他们中去,对他们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鼓励,使打工朋友有方向、有目标。通过影响少数,再让少数去影响多数。除了写作,我们协会就是应该兼职励志。”

  “只要付出,你的未来就有星光”

  当许友辗转找到周崇贤的时候,周崇贤已经是青工作协主席。

  许友读中学的时候,是周崇贤的创作高峰时期,在珠三角的文艺类期刊上发表了很多作品,许友从阅读开始认识周崇贤。

  80后湛江青年许友后来到珠三角打工,十多年后,始终没有放弃文学梦。

  从一线工人到企业报编辑,许友最喜欢的岗位是做一名编辑。这让他有一种幸福感,很多时候,这种幸福感填平了城乡之间的落差,填平了物质生活的差距。

  青工作协成立的时候,许友和在中山打工的一大批文学青年已经形成松散的组织。就像一个个文学社,这些年轻人一起郊游,一起到公园讨论文学、晒自己的作品。青工作协的成立让许友们精神一振,原来自己的爱好是可以更有组织和规划的!

  “阳光心态,奋斗人生”,是青工作协的定位,也是散落在珠三角大大小小工厂流水线的年轻人们的追求,也是当地政府的愿景。

  正是这样的背景下,120位热爱文学创作的青年工人组成的中山市青工作协分会成立了,同时受到团委、妇联、组织部门的大力支持。许友们现在正在筹划首届青年工人作家班,希望能够对爱好文学的青工们进行一定的培训;中山市作协也刚刚吸纳了6位创作小有所成的青工作协会员入会,对年轻的青工作协起了不小的鼓励作用。

  “我们拥有的这种精神追求丰富着我们的人生,令我们的生活更加有色彩。”许友告诉记者。

  在珠三角的村镇里,几乎已经见不到农田,只有一间挨着一间的工厂,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人聚集在这里,经历着乡村到城市的物质和精神的冲击。工厂宿舍哪怕在一个很小的村里,一条街上开着十几家、二十家手机店很平常。周崇贤忧心忡忡地说,不少年轻人领了工资就用来换手机,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潮流。的确,在大片大片的工厂里,像周崇贤、许友、晓芬这样的打工者,并不占大多数。

  “我这种有过来经历的一定要告诉他们,不要光是拿着手机上网玩儿,这辈子不要浪费了最好的时光。”周崇贤有种责任感和焦虑,他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物质永无止境,欲望无法满足。在他看来,单是在广东, 3000多万外来工群体,他们今后是留在城市还是回乡?城市提供什么样的扎根条件?这是未来十年二十年要面对的问题。除了物质,他们还需要什么?希望青工作家协会能够从心理上关怀年轻产业工人的心理成长,引导一种正能量——“只要付出,你的未来就有星光”。

  “我要把我的这种观念传递下去,我就想带动一大批一线年轻人。”

  中央党校文史部副教授刘忱2011年和2012年连续两年到广东调研打工文化,他评价,打工文化这个在农民工中自发产生的文化现象,已在社会上引起了持续反响和呼应,成为一支重要的文化力量。他们提出的“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这一打工文化最高价值观,有着鲜明的立场和强烈的情感诉求。

  由文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三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文化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我国将形成相对完善的“政府主导、企业共建、社会参与”的农民工文化工作机制,建立相对稳定的农民工文化经费保障机制,农民工文化服务将切实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有媒体评价,这个意见的出台,将有利于用文化为两亿多农民工架起一座融入城市的桥梁。

  返回首页
Copyright @ 2020ShuoBo114.com All Right Reserved 硕博人才网 版权所有
第一域名:www.shuobo114.com第二域名:www.shuobo114.cn
硕博人才网是提供人才、招聘服务的人才招聘网站,是国内知名人才招聘品牌,信誉保证。并提供招聘会信息、人才市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