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博人才网

女子办关爱学校专收"问题学生" 称他们更需要爱

  44岁的曹晓燕从不认为她的学生是“问题少年”或是“差生”,她习惯于形容他们为“更需要爱的孩子”。

  曹晓燕是河北石家庄一所民办教育机构的创办者。这所学校试图用严明的纪律和富于人情味的教育方法,向网瘾、厌学、早恋等青少年不良行为宣战。

  中新社记者11日走进这座位于石家庄南二环外的“河北省特色关爱教育学校”(下文简称“关爱学校”),这里远离闹市,空气清新,周围很难看到城市常见的娱乐休闲场所。

  学校占地仅有6.7亩,清一色十几间平房,室内明亮、装置简洁。在约400平方米的操场周围,工人们正在翻整土地。该校副校长李广德说,这里将围上篱笆,师生们会一起亲手种上时令的蔬菜瓜果,而这些“绿色食品”最终将摆上学校食堂的餐桌。

  李广德说,学校现有在校学生11名,年龄最小的12岁,最大的17岁。每个学生入校前都有不同程度的网瘾、厌学行为,他们将在这里接受3到6个月的封闭式培训。

  十几名从部队退伍的军人和具有教师从业资格的师范院校毕业生组成学校的教师团队。课程表上,一个小时的“蛙跳、俯卧撑”体能训练被列为每天的必修课,此外是包括心理、法律知识等在内的文化课。老师会鼓励学生记日记和练习钢笔字。

  早上6点半的第一堂课叫“自我确认”。“我是最好的,我是最棒的,我喜欢我自己,我爱我自己。”每位学生都大声地朗读着。学校开设了包括信任训练、团队合作在内的心理拓展训练。

  接下来的演讲课,11个孩子轮流走上讲台讲述他们喜欢的一个故事,然后自由谈论自己的感想。有的孩子很自如,也有的孩子低着头,声音有些小。

  “表现得比上次更好了,大家一起给她掌声好不好。”曹晓燕大声地称赞了一位看起来有些腼腆的女孩,并主动走过去抱了抱她。

  “来这里的每个孩子都是受伤者。”曹晓燕对记者说,“疗伤的第一步是建立自尊和自信。”她把这种在西方教育界推崇的“赞美教育”称为“放大正向能量”。

  17岁的山西女孩林玉(化名)因为与家人不和,曾经辍学、三次离家出走。她对记者说,她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幼稚的,想回去读书,跟妈妈好好谈谈。

  事实上,林玉在中国不是个例。中央综治委办公室、中央综治委预青办等部门于2009年底至2010年上半年联合开展了一项“重点青少年群体摸底排查专项行动”,结果显示,中国约有2820万名达到法定入学年龄但又不在学、无职业的闲散青少年。

  在多数西方国家,“问题青少年”通常被罚做社区服务,或者被寄养到与此前环境隔离的家庭中。政府和大量的社会组织、团体都为他们重返社会创造条件。

  “在中国主流教育功利化倾向下,优等生更被重视是不争的事实。”中国科协教育专家委员会理事、石家庄市第一中学校长田运隆认为,社会教育机构可以充分发挥优势,与公立学校合作,为所谓的“问题学生”重返社会提供条件。

  尽管有巨大的社会需求,然而像曹晓燕这样的社教机构目前在河北省仅有两家。另一家社教机构刘晓冰教育训练工作室的创办者刘晓冰坦言,民间教育机构处境尴尬,政府无专门的监管也没有扶持,在资金、场地和发展上都是举步维艰。

  在曹晓燕看来,“几乎每一个所谓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的家庭,社会教育的作用毕竟有限,家庭教育应该补位。”曹晓燕为所有入校的学生家长们开了名为“换种方式做父母”的演讲和体验课,她希望父母们都能体验一下“做孩子的感受”。

  返回首页
Copyright @ 2020ShuoBo114.com All Right Reserved 硕博人才网 版权所有
第一域名:www.shuobo114.com第二域名:www.shuobo114.cn
硕博人才网是提供人才、招聘服务的人才招聘网站,是国内知名人才招聘品牌,信誉保证。并提供招聘会信息、人才市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