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博人才网

旅日医学教授把打工挣的200万投到沙漠植树

  他把打工挣的200万元人民币投到内蒙古沙漠植树,但至今在日本只租住一间小房,随身携带的电脑包磨得起毛,家里的电视机用到经常要拍一拍才能继续工作

  在离包头100千米远的内蒙古乌拉特前旗阿拉奔沙漠地区,有一片绿洲生机盎然,草木茂盛,鸟兽相逐。而6年前,这里还是一片不毛之地,是留日学人郭试瑜和他的蒙古族同学帮助改变了面貌。

  今年61岁的郭试瑜旅居日本20多年,退休前是昭和大学医学部副教授,现在荒漠植树成了他最关心的事业。

  2000年,一群留日学子响应号召,去内蒙古沙漠种树打井,但由于缺乏经验,最后没有取得预想成果。老郭却不服输:“一定要用科学知识,实实在在为国家做点事情。”他想起在内蒙古当骨科主任的大学同学色登。电脑上无数次隔空讨论,让两个年过半百的老同学再发少年狂想。

  造绿先固沙。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郭试瑜等人向当地牧民承包3万亩沙漠,建立“神州学人荒漠生态示范园”。总结教训并查询大量资料后,他找到问题的关键:选好树种。2006年春天,色登用郭试瑜汇来的10万元人民币买了20万株沙柳、梭梭和沙棘树苗,用摩托车一车车拖到沙漠种了下去。色登还带领家人砍了一车的沙蓬草,站在高处风口,让风把种子吹出去。“土办法”成功了,牧草在灌木丛间扎根生长。流沙固定了,俄罗斯大果沙棘、沙枣、速生杨、红柳、新疆杨……越来越多的树种存活下来,示范园的面积也逐步扩大到5万亩。

  第二年,动物来了。首先是老鼠,啃光草根后,在沙地上钻出一个个洞。就在人们担心鼠患的时候,猫头鹰出现了,接着是狐狸、野兔……久违的生物链又循环起来。

  灼热的烈日下,望着粉色的杨柴花在绿草间摇曳,郭试瑜有些飘飘然:好像自己是孙悟空,拔根汗毛一吹,就能变出心里想要的东西。色登摊开双手,全是老茧和裂口,哪里还像是外科医生的手。不过,他还是高兴,这才是自己儿时嬉戏的草原啊。

  草长出来了,怎么让草场持续发展?牧草如果不及时利用,会影响明年的生长。多次筛选后,他们决定引进原产瑞士的西门塔尔牛。这种牛奶肉兼用,对饲料不讲究,比较适合当地的生存环境。目前,示范园里已经有200多头,正在进行优化,争取形成能够自我繁殖的种群。

  老郭说,示范园的示范效应已初步显现。一是证明沙漠可以种树,二是周边地区也开始跟着他们改造沙漠。治沙专家称赞老郭“挑战了科学的限制”:一些原来被认为不可能在这个纬度存活的树种移植成功。

  很多牧民在建设绿洲中改善了生活。牧民乌力吉家一年就拿到了栽树工钱2万多元。达楞哈业尔一家用种树护林得到的3万元工资盖起了新砖房。

  荒漠植树,投入大,风险大。6年来,郭试瑜先后个人投入200万元人民币,而这些钱都是他在日本打工赚来的。色登和留日中国同学总会会长陈洪源也各自捐了10万元。虽然已经退休,老郭还在四五个学校兼课。日本同事知道他在荒漠植树,夸他“伟大”,主动给他介绍兼职。

  在东京生活20多年,老郭还租住着一间小房。随身携带的电脑包磨得起毛。妻子儿女一直生活在苏州,家里的电视机用到经常要拍一拍才能继续工作,但他对植树造林却从无怨言。

  老郭当过留日中国同学总会的会长,颇有人缘。现在,他组织五六十个在日本的各学科专家成立了环境能源研究所,希望通过跨界合作产生更多好技术,继续造绿事业。

  老郭说,和谐有三个层次: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内心的和谐。在荒漠造绿的过程中,他已经收获了人生的理想境界。

  返回首页
Copyright @ 2020ShuoBo114.com All Right Reserved 硕博人才网 版权所有
第一域名:www.shuobo114.com第二域名:www.shuobo114.cn
硕博人才网是提供人才、招聘服务的人才招聘网站,是国内知名人才招聘品牌,信誉保证。并提供招聘会信息、人才市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