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博人才网

专访:人民教育家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徐启建

人民教育家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徐启建

  人民教育家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徐启建

  搜狐教育主持人:搜狐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收看本期“搜狐教育会客厅”,本次会客厅受到了人民教育家研究院的大力支持,在此感谢。我们今天请到的嘉宾是人民教育家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徐启建老师。徐老师您好,对于此次雷夫的中国行您是怎么看的?您认为本次活动的意义是什么?

  徐启建(人民教育家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雷夫作为世界上最知名的教师之一,他的书也是目前对中国这几年影响最大的三本书,《窗边的小豆豆》、《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下山学社》。这其中尤其是《窗边的小豆豆》和《第56号教室的奇迹》,在很多学校老师人手一本,大家对于雷夫非常熟悉,包括对他的一些教学方式、方法,一些教育理念都有大体的了解。这次雷夫到中国来也是我们主动邀请他到中国来访问。主要有两方面的意义:第一,雷夫本身他身上有一些美国教育的特色。美国作为世界上一个教育大国有它的好多东西,这是值得我们国内去学习借鉴的,这种中美教育之间的碰撞,雷夫从美国来参加这个活动也能看到美国教育的很多层面和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这是很重要的意义。雷夫不光是美国特色,实际上他作为世界级的超级名师他身上有好多优秀教师普遍的一些特点,在现场的演讲互动大家都可以在这个过程当中体会到优秀教师普遍共性的东西。

  搜狐教育主持人:众所周知,雷夫是在一个很差的生源基础上教出很多优秀的孩子,都说教育是有共性的。您认为对于他那种教育模式我们中国有哪些方面是可以借鉴过来的?

  徐启建(人民教育家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雷夫对基础素质、家庭条件或者其它方面比较差的学生,中国来说属于问题孩子,但是雷夫让他们发生那么大的变化。在那么短的时间发生变化。而且在毕业之后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仍然能保持这种教育的效果。它不仅仅是一个短期效益,即使长期的来考察他的效果,都是没有问题的。我个人体会他的教育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完成了一种自我建构。其实每个人的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自我建构体验式学习。一个人从小到大他能想起来的事情一定是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即使他父母有好多大事,如果他体验不到也记不住,哪怕发生在他身上一件很小的事情,但他也会记得特别清楚。实际上他内心这种自身心理体验过程已经是内化到他的记忆里、他的大脑中去了。最好的学习应该是自我建构的学习,而不是别人去压制他、灌输他、迫使他去学习,能让他自己走上一种良性的学习轨道,这才是最有效的学习,而且这种学习一旦踏上这种路就像我们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说的那样,这个孩子忽然开了窍。实际上是找到了自己的道路,成为最好的自己。这个过程完成之后无论在咱们平时所说的应试教育也好,还是素质教育也好,在各个环节、各个过程当中都会越走越好没有问题的。

  搜狐教育主持人:对比国外,您认为我们目前的教育曝露出来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徐启建(人民教育家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我们的教育应该说这些年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非常多的发展,从素质教育的提出到新课程轰轰烈烈的开展,我们教育发生很多变化。就像雷夫在演讲中说的,雷夫先生的翻译陈雨婷女士说雷夫先生可以留在我们中国教书了,他的基本功特别扎实,他的敬业精神对教育从内心迸发出来的热情还是有的,还是比较浓烈的。雷夫也许是玩笑话,美国教师更敬业。但是确实中国教育进步是非常大的,如果说问题的话可能就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这些认识在一些学校、在一些特别是不太发达的地方可能还认识不到。老师还是处在高高在上教的位置,过分强调了师道尊严忽视了儿童的视角。我曾经去过一个学校,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这个学校搞校园文化搞得非常好,大家都称赞那个学校漂漂亮亮各方面井井有条。但是后来他们去了一个很有名的校长的学校,他到了学校上任之后转了一圈,他让这个学校的摄像老师蹲下身来像学生身高那样高去拍一拍,咱们放一放看一看。摄像师围着校长拍了一些很有校园文化特色的东西,校长开了一个比较大范围的会议播放了录像。在成人眼中教师眼中很多自以为很精彩很突出的部分,在孩子们的眼中并不是像我们想象得那么美好,这就是一个视角的差异。只是一个角度的变化就那么多的差异,在一些更深层次的地方可能我们忽略掉了更多的东西。对儿童视角的回归,对儿童天然心性规律的尊重,我觉得我们还有一些路要走。

  搜狐教育主持人:您认为好学生应该是什么样的,或者我们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徐启建(人民教育家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我认为好学生应该是找到自己道路的学生,并不在于一时。有的学生可能一时成绩差,但是并不妨碍他会成为一个很优秀的人。我们经常用眼前的评价来代替他的终身评价,甚至有的学校张贴出来排行榜等等这些,实际上过分伤害了一些慢热型的学生,或者他的优秀并不体现在单纯的分数上面的学生。这些人他因为在教育过程当中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实现了的他自身积累的素质,已经预示到了我们教师的眼光如果敏锐的话,他们就能看到学生实际上长大了会成为不同类型的优秀的人,而不只是一个会考试的学生。

  搜狐教育主持人:大家都知道超级中学在我们中国其实还是蛮普遍的,而且它作为高升学率的榜样很多人都还蛮推崇它的,您认为形成超级中学的原因是什么?

  徐启建(人民教育家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可能好多人对学校不满意,当然学校有学校的问题,但是从另一个层面上家长也在其中推波助澜,实际上是一种恐慌。现在这也是一个择校问题,大家心目中的好学校、别人口口相传的好学校大家挤破头皮想尽各种办法都要去这种学校。但是这个学校并不一定是很适合的。什么样的学校是好学校,适合你孩子的学校才是好学校。有的孩子比较顽皮,他可能到一个校风特别严谨的学校去,可能过分的这种管理扼杀了他的天性,他的发展可能自信心受到打击,本来很放得开的生命慢慢的比较畏畏缩缩不敢动不敢前进。相反,有一些特别乖的孩子他们适合什么样的学校?不同类型的孩子有不同的适合学校。学校牵扯到评价问题,其中很多问题比较复杂,但是在家长的过程当中并没有理解什么是对自己孩子最好的付出、最好的教育。而不是盲目的去选择一些大家觉得是好学校的学校去选这,而没有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就像你是一个体育特长的孩子,你非要到一个艺术特长的学校去,那可能他的体育特长发挥不出来,他本来可以成为一个奥运明星体育明星,但是可能他什么也不是。

  搜狐教育主持人:目前我们国内的教育模式一直饱受争议,特别是高考制度一直以来争议的声音不断,您认为国外的基础教育有哪些方面是我们可以借鉴的?

  徐启建(人民教育家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这个问题比较大,当然国外有好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美国的、欧美的、日本的,我们这些年学习的对象最主要的也是这几个国家,日本是亚洲的代表,欧美又是另一种形式。我并不认为各种教育模式有什么优劣差异,差异肯定是有的,优劣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一种带有情绪渲染性的差异。

  搜狐教育主持人:您认为优劣不是特别明显?

  徐启建(人民教育家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应该是各有特色,不能说谁好谁坏。我们也有我们的长处,实际上我们也培养出大量的人才,当然你看用什么方式去评价。比如诺贝尔奖雷夫先生在去年的演讲当中说你们中国人为什么那么看中诺贝尔奖,实际这些东西并不是说我们中国科学家获诺贝尔奖的少就代表着科学上没有培养出人才。当然这些问题就比较复杂,都会有我们的特点和他们的特点,亚洲的特点和美国的特点。就拿日本我们认为也是优秀的一种教育模式,他们和美国来比实际差距也是很大,也没有好坏。教育学术界可能好多人知道一点,像亚洲的教育发展、像日本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教育,亚洲有一个压缩式发展的过程,欧美国家的教育发展过程是从一开始按部就班,慢慢推进的,但是亚洲好多国家二战影响,比如像日本战后为了从经济上、政治上赶上美国,这种紧迫感像我们现在所焦虑的一样,会有好多各种各样的思潮各种各样的急迫导致的实验出现。我觉得这些亚洲的特点咱们中国也是明显的,而且这些特点我们确实是用很短的时间赶上人家好几百年能完成的东西。

  搜狐教育主持人:像之前全国很多地方颁布了减负令,之前北京说取消中小学的其中考试,可能国内很多地方已经取消了期中考试,对于这个减负的措施您是怎么看的?

  徐启建(人民教育家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减负应该说是喊了很多年,八几年就说。李鹏总理当时说,他孙子的书包太重减负。这个问题是一个教育的顽疾,实际上是一个教育教师评价问题,有时候我们过于依赖考试,过分用考试来作为评价、考试带来了像题海战术大量的作业,这些都是为了考试。为什么这种考试屡禁不止,这会成为一个顽疾,考试这种风级从一年级大量的考试为什么比较盛行?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教育的懒路,考试总是很简单,老师出题总是很简单,这种简单掩盖了让一些有意的无意的懒惰遮住了其它评价的方式,只用考试来衡量孩子是一种偷懒。

  搜狐教育主持人:两会刚刚过去,其中有一些委员也提到了一些关于教育的提案,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您对教育界哪些问题最关注?

  徐启建(人民教育家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因为我的孩子刚刚上一年级,这个过程我自身体验过可能感受比较深。我觉得我们对学前教育这两三年特别重视,从中央到政府各级教育机构都比较重视。重视之后怎么把这种重视执行下去、落实下去、转变成行动可能还需要一个过程。而且那么多年都不太重视导致的种种问题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扭转过来的。实际学前阶段是一个人成长当中最重要的阶段,我们应该有最优秀的科研力量、教研力量,最优秀的幼儿园老师、幼教师资,最优秀的园长,在这个领域把0—3岁家长的意识问题,3—6岁是幼儿园的问题,把这些孩子6岁之前的教育搞得更好,我们缺失的功课太多。

  搜狐教育主持人:再回到雷夫的问题上,雷夫本次主题演讲是说如何保持教育激情,我们其实也很好奇,这些年来您是如何保持教育激情的?

  徐启建(人民教育家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我不能说保持激情,我是学中文的后来做的教育,一开始也不是那么有激情,不像雷夫天生的这种激情。但是你做一个事情慢慢感受到它的意义、它的价值之后,随着时间上的不断推移,你这种感触越来越强烈,此时你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责任、做的事情越来越多的时候,这种激情肯定随之而来。

  搜狐教育主持人:是一种使命感引发的?

  徐启建(人民教育家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也可以说是一种使命感。

  搜狐教育主持人:谢谢徐老师。

  返回首页
Copyright @ 2020ShuoBo114.com All Right Reserved 硕博人才网 版权所有
第一域名:www.shuobo114.com第二域名:www.shuobo114.cn
硕博人才网是提供人才、招聘服务的人才招聘网站,是国内知名人才招聘品牌,信誉保证。并提供招聘会信息、人才市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