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进行中,欢迎投递简历,截止日期为:2019-01-04
- 招聘职位:教学科研人员
- 招聘单位:福建工程学院
- 职位类型:
- 薪金待遇:1万以上/月
- 招聘人数:30 人
- 性别要求:不限
- 学历要求:不限制
- 工作地区:福建省 / 福州市
- 所属行业:院校/高等教育
- 工作经验:不限制
- 查看次数:次
- 发布日期:2018-01-04
- 刷新日期:2018-01-04
- 截止日期:2019-01-04
职位描述
一、招聘专业
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数据挖掘与大数据分析/图像处理与虚拟现实/软件工程与智能计算/网络与信息安全/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等专业类别不限。
二、招聘基本条件
1、热爱祖国,敬业爱岗,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和职业道德。
2、学风严谨,为人正派,事业心和责任感强,愿为学校发展、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3、有发展潜力,对本学科建设和发展具有引领性与创新性构想。
4、学术造诣深,科研业绩突出。具有培养或协助指导培养研究生的工作经历;近5年内取得高水平成果(高水平论文、著作或发明专利等)不少于3项;具有承担或组织承担省部级以上重点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项目,或主持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重点建设项目的经历。
5、善于团结协作,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领导能力,善于培养青年人才,能发挥核心作用,带领教学科研团队攻坚克难。
6、应具有研究生学历和博士学位,具有正高专业技术职务;学术水平和业绩突出或有海外留学或海外访学(1年以上)经历者学历学位条件可适当放宽。
7、身心健康,能够胜任相应岗位工作的要求;年龄一般不超过50岁。
三、招聘岗位相关职责
1、从事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能较好完成核心课程讲授任务。
2、承担省部级以上重点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项目,或作为主要成员参与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重点建设项目。
3、主持或参与学科硕士点或博士点建设工作。
4、把握本学科发展方向,组织新研究方向以及创新团队,在2-3年内能组织力量带领团队在本学科领域形成特色研究方向和重要成果,提升本学科整体水平和影响力。
5、协同学校引进本学科杰出人才,培养青年教师,做好本学科学术梯队和教学团队建设。
四、招聘人才类型和相关待遇
凡属度《福建省紧缺急需人才引进指导目录》范围之内的省外、海外引进人才,经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可享受福建省高层次人才生活津贴每月2000元,发满5年。高水平领军人才和杰出人才生活津贴按《福建省引进高层次人才生活津贴发放管理办法》享受每人每月5000元、4000元不等的相应待遇。
联系方式
- 名称:福建工程学院
- 性质:普通本科院校
- 行业:院校/高等教育
- 注册:78904万人民币
- 规模:1000-9999人
- 所在:福建省 / 福州市
简介
福建工程学院是福建省人民政府举办的以工为主,工、管、文、理、经、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福建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博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立项建设高校。
学校办学历史溯源于1896年清末著名乡贤名士陈璧、孙葆瑨、力钧,著名闽绅林纾、末代帝师陈宝琛创办的“苍霞精舍”,解放前为享有盛誉的“福建高工”。办学以来,先后为社会输送了20多万各级各类人才,校友遍及海内外,在建筑、机械、电子电气等各行业做出不凡贡献,被誉为福建“建筑业的黄埔军校”、“机电工程师的摇篮”。
学校坐落于福建省省会福州市,现有旗山、鳝溪等校区,占地2074.8亩。设有17个学院,66个本科专业,交通运输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设计学、机械工程、城乡规划学等6个学术型硕士授权一级学科和机械、能源动力、电子信息、工程管理、法律、翻译、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土木水利等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全日制在校生共21000余人,其中在读硕士研究生1500余人。现有教职工近2000人,其中专任教师1200余人,博士近600人;拥有一批国家级、省级高层次人才。
学校现有国家级教学实践平台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认证或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12个,专业认证评估通过数居省内高校第二、全国同类高校前列。
学校主动聚焦区域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需求,拥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47个,科技创新成效显著。2014年以来,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000多项。科技成果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以上奖项40多项。
“十四五”期间学校围绕建设一流应用型大学、更名为“福建理工大学”、推进“申博”三大目标着力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