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进行中,欢迎投递简历,截止日期为:2013-11-13
- 招聘职位:专业教师
- 招聘单位:武汉东湖学院教师招聘信息
- 职位类型:全职
- 薪金待遇:面议/月
- 招聘人数:3 人
- 性别要求:不限
- 学历要求:硕士
- 工作地区:湖北省 / 武汉市
- 所属行业:院校/高等教育
- 工作经验:1-3年
- 查看次数:次
- 发布日期:2012-11-13
- 刷新日期:2012-11-13
- 截止日期:2013-11-13
职位描述
一、基本条件:
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和学校的稳定。
2、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遵纪守法,作风正派,乐于奉献,团结协作,诚实守信。
3、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身体健康。
二、具体要求:
1、法语教师:
①法语专业博士研究生,重点高校的优秀硕士研究生,有教学经验者优先聘用。
②本科、硕士、博士所学专业均为法语专业。
③同等条件下,有教学工作经验者优先录用。
2、英语教师(翻译方向):
①具有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英语专业优秀毕业生,且本科、硕士、博士所学专业均为英语专业;
②硕士、博士阶段为翻译专业(翻译方向);
③同等条件下,有教学工作经验者优先录用。
联系方式
- 名称:武汉东湖学院教师招聘信息
- 性质:普通本科院校
- 行业:院校/高等教育
- 注册:未填写
- 规模:10000人以上
- 所在:湖北省 / 武汉市
简介
武汉东湖学院(原武汉大学东湖分校)是经国家教育部、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转设的一所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校。
学校始建于2000年8月,位于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湖北省武汉市。校园占地1507亩,总建筑面积50余万平方米,依傍风景秀丽的汤逊湖,环境优美。校园分为教学区、行政区、体育运动区、学生生活区、教师宿舍区、生态绿化区等分布合理、功能齐全的区域,建有教学楼、实验中心、科技大楼、图书馆、体育馆、大学生活动中心和占地面积4.6万平方米的田径运动场、球类运动场等现代化的教学科研楼群,拥有软件工程、数字媒体、网络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生物、化学、电气工程、免疫学、数字仿真、模拟法庭、企业经营模拟实验室、速录技术实验室、EDA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和嵌入式实验室等16个专业78类实验室和80多个校内外实习基地,图书馆藏书量达125万册。标准化学生公寓、大型学生食堂、超市及校医院等生活设施完善、功能齐全。
学校现设有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政法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10个学院和思想政治理论、公共基础两个课部,设有60个普通本、专科专业,涵盖文学、法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和艺术学七个学科门类。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在校学生1.5万人。
学校拥有一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教授82人,副教授152人,中青年教师都具有研究生学历。他们以良好的师德师风和业务水平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学校坚持办学的公益属性永远不变,我们的办学定位一是办学目标:办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一流民办普通高校;二是办学类型:教学型综合性大学,文、法、理、工、经、管、艺多学科协调发展;三是服务面向:立足湖北,面向全国,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四是办学层次:本科教育为主,兼顾专科层次、技能型人才培养,重视科学研究,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研究生教育。
学校以“厚德、笃学、求是、创新”为校训,“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大力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在全国同类高校中率先打破传统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体系分类模块,构建了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工程技能培训和创业能力训练组成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课程体系;瞄准新兴支柱产业和重点行业发展领域,积极探索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以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为“一体”,以职业技能、创业能力为“两翼”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综合应用型人才。
学校《数据库技术应用基础》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通信工程、电子商务、生物技术3个专业被评为湖北首批省级重点培育本科专业。英语、法学、新闻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金融学、软件工程、艺术设计等是学校的特色示范专业。
学校贯彻“以科研促教学、以科研上水平”的思路,建有应用文写作研究所、计算机软件研究所、经济研究所、生化研究所等科研机构,采取“走进行业,带出项目,形成合力,共同发展”等举措,成为服务社会经济建设的科研力量。学校荣获2010年“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学校建有完善的“奖、助、贷、勤、补、免、减”的资助困难学生的制度体系,构建有以新生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专项奖学金和助学金为激励措施,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为主要渠道,以学校勤工俭学为基本途径的奖助体系,使学生困有所助、优有所奖。
学校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采取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三育人”有效结合,保障了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近三年来,师生在各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00余篇;教研、科研项目立项200余项,出版教材(含参编)103部;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高校“创意、创新、创业”电子商务挑战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各类竞赛获国家、省、市级奖463项、近千人次;获科技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24项; 2000多名学生被美国耶鲁大学、“欧盟伊拉斯漠”计划、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录取为研究生。建校以来,23000余名本、专科毕业生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毕业生的优秀表现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