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社区微信群里看到‘烟台社区直聘’小程序,就试着在上面找了个超市促销的岗位。家门口找零活,既能补贴家用,还能照顾孩子。”近日,芝罘区居民孙女士高兴地说。
近年来,我市深化数据赋能,积极推进业务流程重塑,创新应用场景建设,打造了“数智就业”服务新模式,为群众便利化找工作、线上快捷办理就业业务、就业政策智能匹配等提供了更高质量的服务。
就业人才业务网办率超95%
智慧高效的就业人才业务平台,是提升群众办事体验的最好体现。我市采取连接调取上级业务数据接口、整合市级业务系统、对接政务系统的模式,建设业务“中台”,实现统一入口,解决了现有40个业务系统协同共享的问题。烟台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57项服务事项中的54项实现了网上办理,网办率超过95%,全程网办率超90%。
我市重塑再造就业人才业务流程,在全面梳理单项经办事项的基础上,经过6轮梳理,形成了企业招用员工、企业与员工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创业服务、个体经营就业参保登记、失业登记和失业保险金申领、灵活就业参保缴费等多个“打包”服务事项,涵盖了人社单项高频服务事项50余个。
以服务事项打包和系统集成为基础,市级办事大厅也由就业、社保、劳动关系三个缩减为一个,办事窗口由90个缩减为24个,经办印章压减42枚,承诺办结时限提速60%。
依托智能平台提供精准服务
如何让企业群众少备材料、少跑腿?关键是打通各部门数据的共享通道。烟台市目前已经实现16个部门40余项数据共享,依托省市电子证照库和数据开发接口进行提交材料及证照共享应用,如就业登记自动根据人员就失业情况智能判断人员类别,失业金申领根据人员缴费记录、退休、死亡情况主动发起业务提醒等。
针对结构性用工矛盾“人找岗”“岗找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我市依托烟台公共招聘网和灵活用工平台开展数据共享和分析,对供需两端进行精准撮合,提供岗位智能匹配、个人简历智能诊断、岗位智能推荐等智能化服务。
建立人社政策问答库,同时推进政策数字化变革,推出“烟台人社智能政策查询”功能,实现就业人才政策“无碍智查”,提升了咨询群众办结效率和体验度。
多项政策“掌上办”“免审享”
烟台市依托数字化手段,通过政务服务集成改革,打造“掌上办事”服务新模式,实现一站式集成、精准化直达、智慧化体验。
推广应用“网上办、掌上办”,从群众办事角度出发,围绕个人和企业两个全生命周期,紧盯关联事项“打包办”、高频事项“提速办”、所有事项“简便办”的目标要求,实现就业、减员、创业、失业、缴费等多件事 “打包办”,通过多表合一、串联改并联等流程再造,实现“一套材料、一次提交、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结”,不断提升了企业和群众易办、快办、好办的服务体验。
充分运用大数据、云服务技术,加强与民政、乡村振兴、市场监督、残联等部门信息比对,并通过数据智能比对,精准检索、主动识别政策服务对象,提高了政策落实率和服务精准率。依托全市“飞燕传书”推送平台,主动向企业群众推送各项就业、创业、失业和培训政策,不断扩大政策受惠覆盖面。目前,我市“稳岗返还”“一次性扩岗补助”“引进人才生活补贴发放”已实现“免申即享”,就业人才服务“无感智办”水平显著提升。
实施失业职工动态监测
目前,依托省级系统平台,我市可以动态实时掌握失业人员情况和企业用工余缺情况。按照规模性失业风险防控应急预案,实施重点企业用工监测。通过对领取失业金人员持续开展动态监测,每月对同一单位减员超3人以上、半年减员超10人以上及时进行预警,并及时关注企业的经营状况。对因淘汰落后产能、生产经营困难等需要进行规模性裁员的企业,我市将建立失业应对机制,提前介入、提早谋划,及时了解企业分流安置、裁员方案和职工的就业需求,快速归集储备一批岗位信息,做好企业稳岗、裁减人员再就业服务。
全市建立了用工服务专员联系服务制度,有效监测全市用工形势,对市服务企业专班每月下发的全市联系服务企业进行逐一摸排,累计摸排企业470余次。组织市、县和街道社区成立了5000余人的招聘专员队伍,面向包括全市2275户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200户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倍增培育企业以及区市确定的其他重点企业,按季度开展对企服务和用工调查。建立用工短缺诉求快速响应机制,对于缺工情况做到即时响应,“一对一”提供用工保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