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方工报消息,为快速妥善处理工伤待遇争议仲裁案件,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有力推动全市调解仲裁系统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自2021年9月1日起,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锡山区、惠山区和新吴区四区联动,首批启动工伤待遇劳动争议“速裁”改革,通过先行先试,探索并形成具有无锡特色的工伤待遇争议速裁工作机制。
根据法律规定,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法定办案时间为60天。作为仲裁惠民的一项举措,“工伤速裁”的实施,把办案时间压缩至30天以内,极大降低工伤职工维权时间和成本。
“工伤速裁”如何做到“快办快结”?无锡市人社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工作措施:
即时进行繁简分流。凡当事人申请仲裁时只有工伤待遇单项请求的,即由仲裁委主动分流进入“工伤速裁”程序。
即时联系法律援助律师。当事人符合“工伤速裁”要求的,申请仲裁当天,由仲裁委协助联系法律援助律师,免费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即时组织案前调解。经征求职工和单位意见,由仲裁委组织开展案前调解,争取以柔性方式快速化解争议。
即时立案快速裁决。除坚持立案后全程调解外,办案时间不超过30天,庭审时长力争不超过45分钟。
为形成具有无锡特色的工伤待遇争议速裁机制,“速裁”改革采用四路并进的方式。
作为首批四家试点单位,梁溪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开设了司法、工会“双通道”法律援助窗口,锡山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采用要素式审理模式,惠山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突出镇(街道)巡回仲裁庭受案方式,新吴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以专人专庭保证争议化解专门力量。
四个单位、四门“绝招”,无锡市用4个月时间完善做法、积累经验,力求2022年融合形成“工伤速裁”无锡模式,并将这一改革要求推广到全市范围,以仲裁“小切口”回应民生“大期盼”。
